博客

关于雷军演讲的分享

我的建站故事

自从四月份复试完后,我便投入到比较紧张的学习中。一方面准备科研要用到的数学基础,另一方面学未来三年用来找工作的技术。之后便是日复一日,追赶着永远赶不完的进度。推文也许久没有更新。

今天为什么突然想起来更推文了?因为下午程序跑不起来,修了几个小时,再加上一点私事,导致今天的进度直接砍半。索性把一半进度直接扔到明天去咯。就空出来一小时更这篇一直想更的推文。

前几天看了雷军的演讲,感觉确实可以写一点新东西。之前每次新建推文,总觉得要写的东西以前的推文都写过了。除了说说雷军的演讲外,还想回顾一下自己以前建论坛的事情。尽管我在初中后就没有继续深入研究了,但仍然值得回味。再拖着不写的话,可能就忘了这场演讲了。

雷军年度演讲的全程,我打算放到文末的阅读原文链接里。在文中我只会摘取一部分来做分享。另外,我不是米粉。也不关心手机。在我的观点认为,消费者就是消费者,而不是什么粉丝。只是对雷军个人比较感兴趣。

1

知识大部分是网状的

自学的时候,经常遇到看不懂的地方,一卡就卡很久,特别痛苦。怎么办呢?只能硬读,就是硬着头皮读,读着读着,终于开窍了:
遇到实在看不懂的,先跳过去,咬着牙往下读,像看小说一样,坚持从头读到尾;一本书,这样反复多读几遍,基本就能搞懂。
后来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:知识不全是线性的,大部分是网状的,知识点之间不一定有绝对的先后关系;前面内容看不懂,跳过去,并不影响学后面的;后面的学会了,有时候更容易看懂前面的。

前些日子,我在学《近世代数》这门课。没有办法,信息安全的基础,不学看不懂论文。

这门课有一个别名,叫《抽象代数》。一听,就很抽象。这门课程,自我感觉比考研数学要难得多。找了找我整理的笔记,一个章节,有28个定义,29个定理。而且,层层相扣。一道证明题下来,很多个定理,也不知道要用哪个。这个时候,心里就非常庆幸,还好这门课不用考试,要不完全不知道怎么对付,我的要求也就只是看得懂论文里面的符号公式罢了。

我花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,把书推了三遍,幸好章节比较少。先自己推了一遍书,然后推到第一章末尾感觉有些吃力,于是找网课。

网课找了三家,第一家先是《信息安全数学基础》。那是信息安全专业学的,简化了很多内容,讲得很绕,听不下去。

于是找了面向数学系第二套网课,一个学长讲的,比较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,然而其在我已学的章节前面补充了很多定理,书上没有,于是不得不从零开始,再学一遍。

后来学到第二章末尾,已经开始听不懂了。又找了一门数学系教授主讲的课。直到折磨了三趟,最后呢,三者结合,才算是把概念差不多理解了。

数学的课程,特别是抽象代数,很难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关联起来。有些定理,概念的产生,只是为了服务后面的定理。当我去学到第二遍,第三遍的时候,才想明白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定理——因为跟后面的内容有关联。

好吧,如果说读到这里我的读者已经被《抽象代数》的学习过程给劝退,那有一个更合适的例子,那就是大学里大多数人都有接触的《线性代数》的课程。不过,鉴于大多数非考研的读者已经脱离《线性代数》近三年有余(大二上的课程)。再次回味这么令人恐惧的课程,恐怕更多人要左上角退出了。

这便是我对雷军这段话结合实践所要分享的东西。或许已经工作的友友,在生活中也难免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,那不妨先去后面看看。

2

 第一个目标:两年修完所有学分

如何才能把书读得不同凡响呢?我琢磨了一个当时很夸张的目标:两年修完大学四年所有学分。那个年代,学分制刚刚开始,这样的想法,还是石破天惊的,很少有人想到。

我跟雷总一样先修了能修的学分,但不是为了所谓“把书读得不同凡响”的目标,也不是想成为什么伟大的人,单纯是为考研腾出点时间。

修两倍的课程,上课时间肯定会冲突。一旦缺课,就怕遇到老师点名。在大学,点名是大事。怎么办呢?
老师点名的目的,就是怕大家不认真学习。我想出的办法是,如果我能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,让他知道我没有偷懒,应该就可以了。
于是,上课时,我直接坐到第一排,坐到老师很容易看到的地方;老师提问的时候,我总是第一个举手;课间休息时,有不懂的地方,我也主动找老师请教。

上大学的时候,我大部分时间也是坐前排的。不过我坐前排其实没想那么多,就是前排比较容易空出位置,那就去坐前排了。(当然,对于高数这样的硬核课,前排一般都是早早满座,那就随便找个没人的坐就行)

现在选课信息化了,对于时间冲突的课程,在选课系统里面是直接选不了的。要不我还真可能2年修满4年课程?

        即使完全学分制已经推行了这么多年,一般人选课都是按部就班,即使是“完全学分制”,也按着“选课指导”来选。我就去研究了整个教务系统,研究了完全学分制,甚至搞出了提前查分的漏洞。

每学期的选修课,“选课指导”规定是3选2,我直接全选(这个或许在前面的推文有提过了)。然后我大四上直接比同学少修三门课程。

不过这样做,为了考研提前修学分,也没有得到什么好成果。那年考研还是差了几分考不上。此外,大四有两门必修课是二级制(满分75)。而我百分制的课修得少,自然也没什么课程能拿八九十分来挽救我的平均绩点。我大四上那一年总评应该是掉到了中间,也没拿到奖学金。

3 第二个目标:成为优秀的程序员

我学的是计算机,光修学分是不够的,把程序写好才是硬道理。
所以,我定的第二个目标: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。

我的目标倒没有说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。我读的也不是计算机专业。不过,我小时候有过一段搭建网站的经历。

这里面说来话长了。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,经常喜欢逛论坛,水贴。那时候bbs文化还很盛行。论坛有积分和等级系统,还可以给用户发很多很多闪亮的勋章。我那时候就想,要不要自己开一个论坛,自己做管理员,那就有无限的积分,无限的勋章了。

这个想法很好,我顺着论坛尾部的友情链接,找到了一个论坛托管网站5d6d,只要简单的申请,不需要服务器和数据库,就可以开一个网站。

这个是当时5d6d的logo,这个网站很早很早就停运了,现在百度也已经找不到它的痕迹了。

但是5d6d有一个问题,它的论坛版本只支持到Discuz 7.0 (一个开源的论坛软件)。而当时论坛最新版本是Discuz X1.5。出了很多好玩新功能。5d6d只支持在管理后台调用东西,而坛主实际没有主机的访问权,以致很多有趣的东西没法做拓展。要研究的话,需要自己搭建网站。

之后就去查建站相关的一些东西。包括虚拟主机(当时还没有云服务器这种东西),域名的话,用免费的tk域名就好了。

为了找到免费的主机,也是没少折腾。比如在各种论坛里给主机商发小广告,以此拿到一点空间,然后运行没几天主机商就跑路了。

最后,我找到了浦东信息港。这个品牌也是为数不多从那时候到现在还存活着的品牌了。不过相比于现在比较现代的网站,他的主页设计风格还停留在上个十年。

那时候开网站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,我连手机都没有,更没有支付宝了。在最初,免费主机是不限时长的,后来,由于太多人用免费主机做一些违法的网站,且服务器资源紧张,浦东信息港开启了资源回收机制。新开主机会有一个月的试用期,如果30天内没有缴1元的认证费,那么虚拟主机将被停用。

我没有支付宝,于是钻了空子。我的主机上并没有什么内容,一旦过期了,停用便停用吧,反正也没啥重要数据,我再申请一个就完事了。

就这样不断停用,申请,停用,再申请。整整玩到了我放弃倒腾建网站的那天。

那个时候并没有系统学习FTP,PHP,MySQL这些知识,唯一会的一点就是,看着教程一步一步做就行了。那里不会就看教程点哪一块。出问题了就百度。最后竟然奇迹般没有报错,正常地装上了Discuz。

在装上Discuz之后,就去找很多有趣的拓展。当时比较流行的是DZZ云桌面。跟今天的小程序其实原理类似,在浏览器中创建一个类似桌面的东西,然后自定义很多应用,说是应用,实际上就只是一个网页罢了,或者挂一个Flash小游戏,比如说水果忍者之类。

当时折腾的比较好玩的另一个插件就是灯鹭。这个插件可以让各种平台的账号直接登录Discuz。那时候还没有“验证手机”这样的说法。不像现在今天用QQ登录某一网站后还要再输手机号注册一遍,然后“我已同意”看都不看的用户许可协议。

那时候感觉能跨平台登录这回事很神奇,很酷炫。于是去折腾了这个插件。为此还专门申请了很多个社交网站的开放平台。

然而时过境迁,很多那时候还存在的网站现在纷纷停运了。目前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足迹是当年接入腾讯登录时申请的API(当时还不知道API是什么)。像人人网,开心网,腾讯微博都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中。

这个应用创建时间是2011年,也就是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?应用名称比较幼稚,所以我打码了。

点开开发者的个人信息,里面保存的手机号输错了,身份证号也不是我的,当时可能是为了过审随便找一个填了上去,申请的理由很简单六个字,而这样的申请资料在那时居然通过了。这放到现在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
此外,当时还在discuz上搭了一个开心农场。开了后台实现无限金币,无限资源。用的都是别人发布在论坛上的现成代码。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。

后来呢,升上初中,学业压力一大起来,就没什么心思去整网站了。这段陈年往事,也就到此为止。后面就走偏了,学了文科,读了物流管理。再后来,绕了个大大大大大弯,回到了网络安全?

当初如果把做网站继续研究下去,现在是否会走向完全不同的路?赶上风口?成为技术高手?互联网在2009年的时候还没有起步呢!我不会想,因为“不要过分美化没有走过的路。”

这一部分就跟雷军讲的“要成为优秀的程序员”没什么关系,只是回想起这段经历比较好玩,便记录一下。

4

 第三个目标:在学报上发论文

接着,我挑战第三个目标:在一级学报上发篇论文。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,这个目标相当困难。

我去找我的老师张德向教授请教,他建议我把之前研究计算机病毒的思考整理一下,写成论文试试。

那个时候,国内刚刚经历了第一次计算机病毒大爆发。我花过不少时间琢磨,甚至还写过一款杀毒软件,算国内最早一批吧。

这个就算学术成果吗?我心里没底,但还是按张老师的建议,壮着胆子整理成论文。

当时,我特别激动。真没想到,第一次投稿就录用了。更没想到,等到正式发表,已经是两年后的 1992年8月。据说这就是正常流程。


每次想到这件事,我都觉得:敢想敢干非常重要,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魄力,很多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,去试试就知道了。

我在毕业的时候写了一篇论文,之后也改成会议论文发表了。我自己一开始并没有这个目标。只不过跟导师交流了idea之后,觉得这么做可行,那就试试。

做论文需要数据,于是厚着脸皮找了许久不联系的一个公司老板。我很害怕,万一要不到基础数据,这篇论文也无从下笔。此外,在交流过程中还得知我的idea只不过是一个已经发布的标准罢了。

那时候也跟雷总一样对论文有同样的疑问,这个就算学术成果吗?特别是一个本科生写的东西。

不过我查了很多的文章,还没有人写过这个方案。那么我去写,也算是有创新?可能只是钻了学术界与产业界脱节的空子罢了。

距离我发论文也已经过去了一年,如今再想起那篇论文,还是觉得水平不够高。上限自然比不过那些硕士生蹲实验室得来的辛苦成果,但下限还是有的,毕竟导师把关,还过了两位同行评审。

比论文更重要的是,去体验了一把参加学术会议的感觉。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英会议,挑战很大。要听懂别人在讲什么,还要自己全英讲。我英语也就六级擦边过的水平,没有什么雅思或者英语比赛的获奖。但还好平时在大学做演讲做得多,基本进组都是我在包演讲。于是幸运拿了BP?

每次想到这件事,我都觉得:敢想敢干非常重要,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魄力,很多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,去试试就知道了。

我想到改论文的那个晚上,本科毕业论文距离能发会议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,而当时修改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瓶颈。怎么用数学的方式去表达我的方案?

在投稿接收后,一直在忧虑,如果演讲的时候被台下观众找到漏洞,当场被怼,怎么办?还是全英的语境,那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了。

直到今天,解决了当时难以想象的问题之后,真的认为,不用想那么复杂,认真准备,认真做好就足够了。也少不了导师和企业老板的支持。